今日必讀:基金更便宜了!費改三階段走完 基民10萬元投資一年省多少?
市場行情
創業板指低開低走跌2.23%,黃金概念股逆勢大漲
1、整體走勢:A股市場全天震蕩調整,創業板指午后跌超3%。個股跌多漲少,滬深京三市超4000股飄綠,今日成交2.15萬億。截止收盤滬指跌0.51%,深成指跌1.23%,創業板指跌2.23%。
2、行業板塊:黃金、房地產、銀行、零售等板塊漲幅居前,消費電子、CRO、半導體芯片、CPO等板塊跌幅居前。
3、熱門概念:黃金概念股逆勢大漲,西部黃金、恒邦股份等多股漲停。地產股盤中拉升,蘇寧環球、濱江集團等漲停。銀行股表現強勢,西安銀行漲超6%。下跌方面,半導體芯片股走低,中芯國際跌超10%;創新藥概念股下挫,華海藥業跌停。(華爾街見聞)
港股收盤:恒生指數盤中創近四年新高,阿里巴巴漲超3%
恒生指數收漲1.19%,盤中突破26000點,創近四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數收漲1.30%。科技股普漲,阿里巴巴漲超3%,阿里明日或發布兩個重磅業務:重啟“口碑網”對標大眾點評,高德上線自營團購;阿里健康漲超10%,嗶哩嗶哩漲超5%;美團跌超2%。內房股集體大漲,碧桂園漲超27%。(華爾街見聞)
行業動態
年內八成主動權益基金跑贏大盤
今年以來,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強勢回歸。Wind數據顯示,年內八成主動權益基金跑贏大盤,九成凈值超越去年高點。螞蟻基金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螞蟻理財金選”偏股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6.9%,較滬深300指數收益翻倍。(人民財訊)
A股震蕩不改公募調研熱情 電子行業占絕對優勢
據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周(2025年9月1日-9月7日)共有146家公募機構參與到A股調研活動中,覆蓋到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224只個股,合計調研次數達1353次,明顯高于常規周度調研水平,表明公募調研熱情依舊較高。上周公募調研次數排名前十的個股中,電子行業個股“霸榜”現象顯著,同時機械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成為公募基金調研的“香餑餑”。(新華財經)
買基金更便宜了!費改三階段走完 基民10萬元投資一年省多少
以真金白銀讓利投資者,公募費率改革步入最終階段。近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公募基金行業第三階段的銷售費率改革正式落地。回顧2023年7月,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正式啟動,按照三階段穩步推進。如今兩年時間過去,費改將迎收官,公募行業也將實現全鏈條讓利投資者。據北京商報記者測算,若以10萬元購買主動管理的股票型、混合型A類份額基金,則單只產品一年合計節省費用或超千元。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募費率改革,累計每年向投資者讓利超500億元,是實實在在的讓利惠民,長期來看,對公募基金行業和普通投資者都具有深遠意義。(北京商報)
又見“日光基”!9月100只新基發行
9月基金發行市場熱度持續升溫,“日光基”再現。9月8日,華商基金旗下華商港股通價值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首發當日火速結募,這已是本月第二只“一日售罄”的基金。此外,本月以來,已有12只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從已披露發行公告的情況來看,9月共有100只新基金開始發行(僅統計初始份額),權益類基金占據主導。(中國證券報)
迎接ETF市場擴容機遇 公募構建多層次產品矩陣
隨著A股市場投資生態的演進與居民資產配置結構的變遷,ETF賽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今年以來,資金持續流入各類ETF產品,推動整體規模顯著攀升。與此同時,公募基金也加速構建ETF產品矩陣,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展望未來,多家公募基金表示,在資產再配置需求推動和機構資金持續入場的雙重助力下,ETF市場仍具備廣闊增長空間與多元化發展路徑,并將成為資管行業規模擴容的重要引擎。(上海證券報)
壓艙石 工具箱 話語權 ETF規模勁舞“三重奏”
從穩定市場的壓艙石,到居民財富增長的工具箱,再到擁有影響股價走向的話語權——過去兩年來,ETF風生水起,如今規模突破5萬億元,已然成為影響A股市場走向的重要力量。(上海證券報)
公募費率改革推動券商加速“服務導向”轉型
9月5日,中國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業界將其視為公募費率改革已進入收官階段,此次改革不僅從認申購費、銷售服務費等多維度降低銷售環節成本,還直擊基金銷售結算資金利息歸屬、基金投顧業務雙重收費等問題。對此,招商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鄭積沙表示:“《規定》解決了結算資金孳生利息歸屬、基金投顧重復收費等問題,加強了對銷售機構‘重首發、輕持營’行為的約束。同時,推動基金投顧規范發展、持續回歸‘以投資者為本’的業務之源。”(證券日報)
基金過度抱團并非好事
收益表現優秀的基金持股中部分重倉股高度重合,意味著基金抱團取暖的程度不斷提升。好公司確實會受到眾多基金的追捧,但如果持股集中度過高,未來也有可能引發新的風險,諸如集中的獲利兌現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沖擊。此外,上市公司也應該加強自我宣傳推廣,與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多渠道互動溝通,讓更多的投資者關注并認可自身的投資價值,吸引長期資金買入并持有,這也是市值管理的一種方式。(北京商報)
AI基金狂歡下的暗礁 需警惕“羊群效應”防范風險
2025年下半年,AI賽道成為資本市場的“風暴眼”,超400只基金憑借押注人工智能產業鏈實現30%以上的凈值飆升。這場集體狂歡的背后,是機構投資者對技術革命的樂觀共識,卻也暗藏“擁擠交易”的隱患——歷史經驗表明,當資金過度集中于單一賽道時,泡沫破裂的風險往往悄然而至。
AI產業的爆發性增長為基金提供了“敘事紅利”,從算力芯片到應用場景,資金的洪流推高了估值天花板。但共識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加速資源聚集,也可能掩蓋技術落地的不確定性。例如,部分AI公司尚未實現穩定盈利,而市場已提前透支未來數年的增長預期。這種“樂觀偏差”一旦遭遇政策或技術瓶頸,踩踏式撤離或將重現。(電鰻快報)
馮柳、董承非、林鵬現身!私募加足馬力調研 關注中國優勢產業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首周,私募調研頻次接近700次,相比于8月首個完整周環比大幅增長超100%。8月私募調研頻次達6053次,環比7月大幅增長超200%。從行業分布來看,8月以來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行業的私募調研頻次居于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8月以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現身上市公司調研活動,他們尤為偏愛科技板塊。比如,高毅資產知名基金經理馮柳、和諧匯一掌門人林鵬罕見“同框”調研海康威視,睿郡資產合伙人董承非、理成資產首席執行官吳圣濤調研鼎龍股份,睿郡資產合伙人杜昌勇、王曉明調研聞泰科技(維權)等。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短期震蕩不改中國優勢產業中長期發展趨勢,科技、創新藥等成長板塊將持續涌現投資機會。(上海證券報)
熱門賽道,獲大舉加倉!
9月8日,A股市場呈現震蕩分化格局,三大指數漲跌不一。股票ETF市場資金流向數據顯示,昨日股票ETF資金流入流出基本持平,新能源、化工、機器人等行業主題ETF,以及創業板等寬基ETF資金凈流入靠前,其中,僅新能源方向便強力“吸金”45億元。此外,中證1000、滬深300、科創50等寬基ETF,以及光伏、芯片半導體等行業主題ETF“失血”相對較多。(中國基金報)
公司動態
萬億美元巨頭,加倉中國股票
7月,美國資管巨頭景順旗艦新興市場基金Invseco Developing Markets 大手筆加倉中國股票。其中,加倉京東1112.11%,加倉伊利股份1404.21%。資料顯示,該基金規模為104億美元,為全球規模排名靠前的主動管理新興市場基金。景順(Invesco)創立于1935 年,在全球管理約2.0萬億美元的資產,約合14.26萬億元人民幣。景順在超過20個市場擁有實地業務布局,在境內擁有景順長城基金。(中國基金報)
產品動態
第二批,來了
9月8日,記者獲悉,第二批科創債ETF正式獲批,“花落”14家基金公司。從具體跟蹤指數看,10只科創債ETF將跟蹤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3只跟蹤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1只跟蹤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科創債ETF的推出,填補了公募基金在“科技金融”債基領域的空白。隨著科創債逐步擴容以及科創債ETF運作日漸成熟,科創債ETF的市場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該類型產品有望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中國基金報)
人事變動
34位基金經理發生任職變動
今天(9.9)有21只基金產品發布基金經理離職公告,從變動原因上來看,有6位基金經理是由于工作變動而從管理的16只基金產品中離職。有1位基金經理是由于個人原因而從管理的5只基金產品中離職。(金融界)
標簽: 必讀
相關文章
-
年輕人必讀的五大文章網站,助你開啟智慧人生,探索智慧之門,五大年輕人必讀文章網站推薦詳細閱讀
五大年輕人必讀文章網站推薦,助你開啟智慧人生,涵蓋時事、科技、文化、心理等多個領域,精選優質內容,助你拓寬視野,提升自我,輕松獲取知識,豐富內心世界,...
2025-06-27 15 必讀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