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沒300億,順豐怎么了?持股計劃激勵有錯?
業績向上,股價卻急轉直下。最近,順豐股價跌得就是如此猝不及防。
時間拉回到8月28日晚間,順豐公布半年報,營收同比增長9.26%至1468.58 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9.37%至57.38億元。
不過,在業內遙遙領先的營收規模、與行業平均水平相當的增速以及還不錯的盈利增長,并沒能帶動市場信心。
次日開盤,順豐股價快速跳水,且下跌之勢持續至9月12日收盤。過去的11個交易日中,其累計跌幅近14%,市值已蒸發超300億元。
這不禁令人好奇,順豐到底怎么了?
圖/視覺中國
激勵有錯?
在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看來,順豐近期公布的“共同成長”持股計劃(A股),是其股價暴跌的重要誘因。
這是一次長期激勵安排。順豐公告顯示,該計劃的股票來自其控股股東明德控股的無償捐贈,總數不超過2億股,總價值近百億元,激勵對象覆蓋董事、監事、公司高管及核心骨干員工(包括收派員、運作員等基層員工)等,鎖定期長達十年。
考慮到順豐董事長王衛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權,這相當于王衛自己要拿出真金白銀來贈予員工。
這聽起來是個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的事兒,但市場的解讀卻截然不同。
一個不小的爭議在于,順豐“共同成長”持股計劃設置的行權條件過于寬松。
根據公告,該計劃在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目標是年度凈利潤增長率為正。在不少投資者看來,這意味著極低的門檻。
“員工本就無須出資,業績考核門檻極低,(這一計劃)被質疑為‘福利’而非激勵,可能滋生‘躺贏’心態,難以真正激發員工積極性。”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同時,該計劃可能給股東的利益帶來一定沖擊。
一方面,該計劃或無法避免侵蝕順豐的利潤。柏文喜指出,根據股份支付會計準則,無償贈與的股份需按公允價值在等待期內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今年順豐計劃首次授予虛擬股份單元8114.4萬份,預計未來11年的總攤銷費用約4.25億元;隨著激勵股份全部完成發放,其面臨的累計攤銷費用可能高達數十億元,“這將直接壓低順豐的凈利潤”。
另一方面,該計劃可能對順豐未來的股價帶來較大影響。劉春生解釋,這種擔憂緣于待十年鎖定期一過,員工手中的股票解禁,可能導致大量低價股票入市沖擊股價。
如是種種可能對股東利益的潛在稀釋,也就引發了投資者用腳投票。
業績質量隱憂
不過,綜合多位行業分析人士觀點,更深層的原因,還要在順豐的業績中尋找。
一方面,行業普遍的價格戰困局,順豐也無法幸免。
宏觀來看,快遞市場量增價跌的現象已成常態。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187.8億元,同比增長10.1%;由此計算,單票平均收入為7.5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7%。如果將時間拉得更長,當前的票均價格已不足2007年(平均單票價格28.6元)的零頭。
順豐的單票收入也在持續下降。據其披露,今年7月,其單票收入為13.55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5.76元下降14.02%。而在2018年,順豐的票均收入為23.18元。
雖然降價為順豐換得了市場份額的提升——行業數據顯示,其今年上半年市占率較去年提升0.6%至8.2%,中通、韻達、申通等則有小幅下降,但在柏文喜看來,這種增收不增利,可能導致投資者對其可持續性存疑。
另一方面,順豐速運物流業務之外的部分還沒能真正支棱起來。
尤其是供應鏈及國際業務,雖然今年上半年為順豐貢獻342.34億元營收,占比提升至23.31%,但尚未扭虧為盈,半年虧損約2.96億元。“順豐的海外業務還處于燒錢階段,這也是導致其股價下跌的不利因素之一。”財經人士屈放表示。
外部環境的變化也為其雪上加霜。柏文喜認為,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進口包裹免稅政策,直接推高了跨境物流成本,這也引發了市場對其海外業務布局的擔憂。
而這些因素也導致順豐的盈利質量并不盡如人意。
“雖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9.37%,但扣非凈利潤增速只有 9.72%,到了二季度更是只有3.46%,遠低于市場預期。”柏文喜分析說,這顯示其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在下滑。
劉春生進一步指出,順豐核心利潤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子公司處置,主業盈利質量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強。順豐半年報顯示,其來自處置子公司的投資收益為7.78億元,這也為其拉高了當期利潤。
順豐盈利能力承壓,從毛利率的變化上亦可見一斑。今年上半年,順豐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6%至13.22%,第二季度單季更是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雖然在當下行業“反內卷”的政策引導之下,順豐有望提升單票價格,從價格戰壓力中得到部分解放,但柏文喜指出:“若行業漲價導致電商客戶成本上升,可能引發短期業務量波動,順豐需平衡價格與量的關系;同時,中通、圓通等對手仍具成本優勢,若‘反內卷’執行不到位,價格戰可能反復。”從這一點來看,順豐單票價格回升空間或許有限。
如此形勢,難免令投資者擔憂。
歸根結底,投資者在意的不只是順豐當下的增長數字,更是對未來增長質量的疑慮。
因而在劉春生看來,順豐想要重新獲得市場信心,關鍵在于提升時效快遞等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加快供應鏈、國際業務調整以改善虧損,強化同城業務優勢。
“反之,若價格戰持續且國際業務拖累加劇,順豐的市值可能會進一步縮水。”柏文喜判斷。(轉載自中國新聞周刊)
標簽: 順豐
相關文章
- 詳細閱讀
-
14年深耕!順豐科技賦能,全鏈路升級助力陽山水蜜桃“甜蜜出圈”詳細閱讀
六月的陽山,萬畝桃林如詩如畫。粉嫩的水蜜桃綴滿枝頭,迎來一年中最甜蜜的豐收時刻。6月14日,2025“蘇韻鄉情?醉美無錫”陽山水蜜桃首發暨順豐科技助農...
2025-06-14 54 順豐
-
順豐恒通支付被罰沒21萬元:違反清算管理規定和賬戶管理規定詳細閱讀
5月9日金融一線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示表顯示,順豐恒通支付有限公司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和賬戶管理規定,被合計罰款210,0...
2025-05-10 48 順豐
-
順豐控股獲大摩增持17.18萬股 每股作價約38.3港元詳細閱讀
香港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3月6日,大摩增持順豐控股(06936)17.18萬股,每股作價38.3042港元,總金額約為658.07萬港元。增持后...
2025-03-12 51 順豐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