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智行司羅:智能座艙能直接面對用戶體驗和互聯網AI生態,非常有商業價值
專題:聚合智能產業發展大會(2025)
9月16日-17日,聚合智能產業發展大會(2025)在武漢市舉行,主題為“協同融合創新鏈產業鏈 推動聚合智能產業發展”。斑馬智行CTO、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司羅在大會上提到,現在很多人工智能成就主要都是在Cyberspace實現,他認為,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機會能夠在Physicalspace實現更大、更廣闊的人工智能的價值。
他指出,智能汽車會是Physical AI非常有價值的一個場景和發展的方向,有機會實現AI原生的技術能力和AI生態整體的展示。這里有很多的挑戰,比如說首先要解決高復雜性的問題,如何能夠融合多模態的輸入,包括語音、視覺、傳感器等。
他強調,汽車行業最重要的是安全性,要做出毫秒級的響應,同時還有很多相應工業界的比如像ASIL-D功能認證的強標等等。此外,智能汽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有著大規模商業化的機會。他提到,斑馬智行和行業伙伴一起在十年左右的時間里累計落地800多萬輛車,在真實的廣闊的場景中驗證了技術能力。
司羅認為,智能座艙是智能汽車隨著智能駕駛之后能夠發展出的具有多樣性直接面對用戶體驗、直接對接互聯網AI生態的非常有商業價值的場景。在他看來,從融合角度來看,智能座艙領域應分為五層:
在最底層有芯片和算力層,比如像英偉達、高通等芯片,包括現在不斷崛起的國產化芯片;
在這之上是連接硬件和軟件的操作系統、虛擬化、安全等,包括阿里巴巴斑馬智行,以及華為都做了非常多有價值的工作,為上層軟件提供更加安全、有效、高效的系統級服務;
在這之上是大模型的工作,司羅指出,大模型深刻地改變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在智能汽車領域,不只用到通用的大模型,而且需要建設高效的垂直領域的大模型,特別是用于智能車交互領域的大模型,能夠實現車內相關的多模態、壓縮、量化,能夠保證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等;
在這之上,是如何把智能體能夠更好地組織起來,完成用戶的需求。他舉例到,例如需要智能體能夠幫助用戶做中樞的決策,告訴用戶需要的是哪些方面的服務,以及需要調用什么樣的智能體來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等。
“通過這些能力,我們希望能夠搭載一個更加完整的車載平臺服務體系,能夠提供更加完整、完善的通過自然語言就能夠直達AI的原生服務,來實現整個交互范式體系的升級。”他說。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標簽: 座艙
相關文章
-
佑駕創新(2431.HK)即將亮相IAA MOBILITY 2025,共探AI座艙未來詳細閱讀
在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版圖上,歐洲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備受矚目的2025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 2025 將于9...
2025-08-31 23 座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