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證券去年營收凈利潤雙降 資管業務收入大降45% 業務結構愈發同質化
2024年信達證券營收與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92億元,同比下降5.51%;歸母凈利潤13.65億元,同比下降6.95%。
信達證券2024年營收與凈利潤雙降,核心問題在于資管業務收入驟降45.03%。
2024 年,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2023年的收入為10.66億元。2023年,信達證券的資管業務收入占比30.59%,2024年的比例將至17.8%。這一衰退主要源于旗下控股子公司信達澳亞基金的拖累。
2024年,公司自營業務收入6.48億元,同比增長5.91%,占營收比重從2023年的17.55%升至19.68%。公司經紀業務收入為15.05億元,同比增長13.02%,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5.72%。
2024年,信達證券“靠行情吃飯”的自營和經紀業務收入合計占比超65%,而能體現差異化業務的資管業務收入占比從30%降至17.8%,業務結構愈發同質化。
過度依賴經紀與自營業務,若市場交易活躍度下降或投資回報率下滑,業績波動風險較高。若未來利率波動或信用風險暴露,業績將劇烈震蕩,與行業中小券商同陷“靠行情輸血”困境。
信達證券實控人變更為中央匯金后,若被納入“中金+銀河+信達+東興”的整合框架,同質化業務可能面臨裁撤(如區域性經紀網點),需通過協同(如共享中金投行資源)重構競爭力。
信達證券當前業務結構已顯現同質化特征,但中長期能否扭轉取決于以下兩方面:一是資管業務能否止血,通過引入戰投、重組信達澳亞基金產品線(如發力REITs、量化對沖),重建主動管理能力二是股東協同落地:利用匯金系資源(如中金的跨境牌照、銀河的渠道網絡),打造“特殊資產投行+區域財富管理”的差異化標簽。
若上述變量未能兌現,公司或將陷入“中等券商陷阱”,與行業尾部機構競爭加劇,同質化風險進一步固化。
注:本文創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標簽: 信達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