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入股49%后,AI獨角獸Scale遭遇客戶流失潮,谷歌帶頭"逃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爾街見聞
一場價值290億美元的交易,本應是AI數據獨角獸Scale AI的加冕時刻,卻正迅速演變為一場災難性的客戶雪崩。
6月13日據媒體報道,在Meta宣布收購Scale AI近半數股權后,后者最大的客戶谷歌正計劃切斷與Scale AI價值數億美元的合作關系。去年,谷歌在Scale AI的服務上花費了約1.5億美元。
報道指出除谷歌外,微軟等其他主要客戶也在疏遠Scale AI,馬斯克的xAI同樣尋求退出。OpenAI幾個月前就已減少與Scale的合作,盡管其CFO周五表示將繼續保持業務關系。
分析表示這種集體“逃離”背后的邏輯清晰而殘酷:AI公司擔心與Scale AI合作會將自身的研發重點和技術路線圖暴露給Meta這一核心競爭對手。在數據標注服務過程中,客戶往往需要分享專有數據和原型產品,而Meta持股49%意味著競爭對手的商業策略和技術藍圖可能被泄露。
信任的代價:谷歌帶頭“出走”
這筆交易的沖擊波來得異常迅猛。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作為Scale AI最大的金主,谷歌原計劃在今年向其支付約2億美元,用于獲取構建其大模型Gemini所需的人工標注數據。然而,在Meta入股的消息傳出后,谷歌本周已迅速與Scale AI的多家競爭對手展開談判,尋求盡快轉移絕大部分工作負載。
Scale AI競爭對手Turing的CEO Jonathan Siddharth表示:
據報道,另一家競爭對手Labelbox的CEO Manu Sharma則透露,該公司預計年底前將從Scale流失的客戶中“產生數億美元的新收入”。專注于構建博士和專家網絡的Handshake公司CEO Garrett Lord表示:
對谷歌而言,這一決定并非心血來潮。報道援引三位消息人士稱,谷歌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經開始尋求數據服務供應商的多元化。
而Meta本周的舉動,則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谷歌下定決心,在所有關鍵合約上與Scale AI“脫鉤”。由于數據標注合同的特殊結構,這一剝離過程可能會進行得非常之快。
“數據主權”警報:當供應商成為競爭對手
谷歌的激烈反應,揭示了AI巨頭之間競爭的殘酷本質。
對于那些正在與Meta激烈競逐尖端AI模型的公司而言,繼續與Scale AI合作,無異于將自己的研究重點和技術路線圖暴露給頭號競爭對手。
在合作中,客戶通常會與Scale AI共享包括專有數據和產品原型在內的商業機密。如今,隨著Meta持有其49%的股份并獲得深度控制權,谷歌、微軟等公司普遍擔憂,Meta可能會借此洞悉其商業戰略和技術藍圖。Scale AI的CEO Alexandr Wang將直接進入Meta領導其AI業務,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據報道,這股“出走潮”遠不止谷歌一家。據一位消息人士稱,微軟和馬斯克的xAI也在尋求退出與Scale AI的合作。盡管投入資金遠少于谷歌,OpenAI在幾個月前也已決定減少與Scale AI的合作。不過,OpenAI的CFO在上周五表示,公司將繼續與Scale AI合作,視其為眾多數據供應商之一。
面對客戶的疑慮,Scale AI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其業務(涵蓋與大公司及政府的合作)依然強勁,并承諾保護客戶數據。但該公司拒絕對與谷歌的具體情況發表評論。
豪賭的背后:Meta的AI野心與Scale的艱難抉擇
這場豪賭的背后,是Meta急于追趕AI浪潮的野心。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Meta在今年4月發布的Llama 4大語言模型性能未能達到市場預期,使其面臨著在AI競賽中掉隊的壓力。通過這筆交易,Meta不僅將Scale AI這一關鍵數據供應商收入囊中。
對于Scale AI而言,這筆交易使其估值從140億美元飆升至290億美元,無疑為其投資者(如Accel和Index Ventures)及員工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報道強調,盡管Scale AI在自動駕駛和美國政府等領域的業務預計將保持穩定,但失去谷歌、微軟等頂級AI實驗室的訂單,對其在2024年預計高達8.7億美元的收入構成了嚴重威脅。
有分析表示這筆看似風光的交易,最終可能成為一把刺向其核心業務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標簽: 獨角獸
相關文章
-
豪擲30億美元!OpenAI接近收購AI編程獨角獸Windsurf詳細閱讀
華爾街見聞 據報道,OpenAI已同意以約30億美元收購AI編程獨角獸Windsurf,這將成為其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此舉有助于OpenAI應...
2025-05-06 25 獨角獸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