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財險上半年盈利“轉正” 新能源車險迎來轉折點?
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8月上旬,比亞迪財險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3135萬元,綜合成本率降至101.23%,一舉扭轉去年的承保虧損局面。
作為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車險的車企系保險公司,比亞迪財險的“轉正”被市場視為新能源車險扭虧為盈的信號。行業是否真的迎來盈利拐點?還是說,這只是個別企業借助產業鏈優勢率先突圍的個案?
一年“跑通”盈利模型
比亞迪保險由易安財險更名而來。2024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批復,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陜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保險市場,短短一年實現規模與盈利的雙突破。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比亞迪保險2025年上半年保費收入約13.98億元,保險業務幾乎全部集中于車險,綜合賠付率為95.13%,綜合費用率僅6.1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理事支培元向界面新聞分析指出,比亞迪財險100%采用直銷渠道,車險業務占比達99%,車均保費4300元,通過母公司比亞迪214.6萬輛的新能源車銷量快速攤薄固定成本?,技術協同降本。
更關鍵的是,比亞迪財險依托集團在整車制造、維修體系和數據能力上的資源優勢,探索出適配新能源車的“拆件維修”路徑——以拆換結合代替整總成更換,從而有效壓降了理賠成本。
“新能源車集成度高,輕微碰撞往往涉及更換整個系統。拆件維修技術可將零部件維修成本降低約30%,這是優化賠付率的重要一步。”有財險業高管向界面新聞表示。
此外,作為車企系險企,比亞迪財險天然擁有大量車端數據,通過構建“車—險—數據”閉環,在風險定價、風控模型和反欺詐方面取得先發優勢。
除了比亞迪保險,現代財險也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告捷。
據界面新聞從業內了解,在現代財險2020年通過增資改制引入了滴滴出行、聯想控股等新股東后,借助新股東的資源,現代財險明確在新能源網約車這一垂直細分市場發力。
截至2025年5月末,現代財險車險業務96%是網約車,其中92%是新能源車,車均保費位居行業前列。
改制后,公司保費收入從2020年的2.28億元猛增至2024年的10.73億元,短短四年擴大近4倍。盡管凈利潤仍在虧損中,但據熟悉現代財險人士透露,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此前承保的業務拖累,新業務本身僅考慮銷售和賠付成本的話,已實現盈利。
行業難復制比亞迪
盡管比亞迪財險的盈利表現搶眼,但從行業層面看,新能源車險仍處于整體承保虧損階段。
根據今年初監管部門發布的《指導意見》,新能源車險的平均風險成本是燃油車的2.2倍,2024年行業綜合成本率約107%,全年承保虧損超57億元。中國精算師協會的披露也顯示,2024年上半年賠付率超過100%的新能源車系高達137個。
“高集成、高維修成本是新能源車險的共性問題。尤其在網約車等運營車領域,出險率和賠付強度遠高于自用車,是目前虧損的重災區。”某頭部財險公司車險部人士指出。
這意味著,即使少數險企實現盈利,也不等于行業已整體擺脫虧損狀態。
比亞迪財險的盈利邏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車企背景帶來的資源整合能力。但這條路徑是否具備可復制性?
某保險科技公司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比亞迪采取的直銷渠道,極大壓縮費用支出。“從償付能力報告中可以看到,比亞迪財險的車險簽單保費全部來自直銷渠道,代理、經紀及其他渠道簽單保費均為0。目前,比亞迪財險只承保比亞迪車主。對于這部分車主,很大一部分做的是新保業務,到第二年、第三年續保時,比亞迪可以做客戶篩選。另外,比亞迪的服務體系是自己保、自己修、自己賠,也是可以降低費用率的關鍵。”
鹿客島科技創始人兼CEO盧克林同樣認為,比亞迪財險的賺錢模型短期內難以在險企層面簡單復制。
“它并非靠傳統精算優勢,而是把車險當成整車后市場的“流量入口”,用維修、配件、數據三條內部管道把賠付率壓到行業低位。沒有主機廠背書的險企拿不到同等級別的零配件折扣,也缺乏對事故車殘值的絕對定價權,復制只能停留在局部試點,規模一放大,成本曲線立刻向上抬升。”盧克林告訴界面新聞。
在盧克林看來,把動力電池、電控拆成可替換模組確實能讓單次理賠金額下降15%—20%,但新能源車出險頻率仍在高位,電池托底、智駕誤判帶來的新風險并未消失。技術協同真正的價值是讓車企把風險數據前置到設計端,險企據此動態調整保費因子,把“事后減損”變為“事前減量”。如果雙方數據接口不打通,拆件維修只是成本搬家,不會改寫綜合成本率過百的行業基本面。
行業改善路徑逐步清晰
今年1月, 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從數據共享、維修標準、費率厘定、產業協同等多方面推動行業提質增效。
其中最受關注的包括鼓勵車企與保險公司共享數據資源,提升定價精度;推動維修工時定額和配件價格透明,推廣“拆件維修”;建設殘值回收與循環利用機制,降低賠付強度等內容。
但這些政策措施從出臺到落地,再到真正反映在財報數據中,仍需時間。短期內,行業的盈利修復仍更多依靠頭部企業率先跑通模型。
前述保險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當前,新能源車險賠付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包括整車零件價格高、維修復雜度大以及智能車事故涉及的軟件與硬件故障判定難度高。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保司的傳統理賠流程,很難顯著降低成本。
“車企與險企的技術協同,正好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從長期來看,這種協同有望對新能源車險盈利改善產生實質性作用:一方面降低單車賠付成本,提高賠付效率;另一方面積累多源數據,為精細化定價和風險控制提供基礎,使保險產品更具彈性和可控性。”他指出。
比亞迪財險的盈利,為新能源車險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提供了可供參考的降本路徑。但整體來看,這更像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突破”,而非行業普遍性的盈利信號。
如監管所言,新能源車險仍處于“高出險率、高賠付、高成本”階段,要實現行業拐點,既需要政策持續推動,也需要險企在技術、數據和服務上不斷進化。
標簽: 比亞
相關文章
-
大行評級|招銀國際:比亞迪電子次季業績穩固 目標價上調至47.37港元詳細閱讀
招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比亞迪電子次季業績穩固,收入及凈利潤分別按年增長4%及22%,受惠于高毛利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快速增長,及iPhone手機殼業務盈...
2025-09-02 11 比亞
-
比亞迪:已對12個涉及發布虛假不實、惡意詆毀信息的網絡賬號采取法律措施詳細閱讀
8月22日消息,比亞迪新聞打假辦公室官微今天下午宣布,近期,比亞迪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道法自然”等12個涉及發布虛假不實、惡意詆毀信息的網絡賬...
2025-08-22 19 比亞
-
A股公司員工人數排名,比亞迪最多,96.89萬人,最少僅18人詳細閱讀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有540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末在職員工人數,共有2771家上市公司的員工人數實現增長,26家上市公司的員工人數保持不變,...
2025-06-05 52 比亞
-
富達中華地區基金加倉比亞迪,減倉攜程、京東和美團詳細閱讀
彭博對基金持倉的分析顯示,富達中華地區基金(Fidelity China Region Fund) 4月份對于比亞迪,新進A股且增持港股;對于新東...
2025-06-03 50 比亞
-
突發!比亞迪,最新宣布:對日本微型車市場發起電動車攻擊詳細閱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比亞迪,又有大動作! 據外媒消息,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計劃明年在...
2025-06-02 43 比亞
-
比亞迪韓冰:當智駕系統接管方向盤時,安全就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劍詳細閱讀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實習編輯|余婷婷 “我們都知道L3(有條件自動駕駛模式)產業技術的核心和瓶頸都是安全。當智駕系統開始接管方...
2025-06-02 44 比亞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