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負債荒”引資金承壓 同業存單利率全面攀升至2%
近期,資金面緊張的“燃眉之勢”有所波及銀行同業存單市場。
2月25日,同業存單利率上升至數月以來高位,其中AAA評級1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升至1.99%,創下去年10月以來新高,與央行1年期MLF利率2%的水平僅一步之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日大量同業存單票面利率升至2.0%以上,一級市場普遍提價發行,二級市場成交收益率也攀升至2%以上。這反映出銀行迫切的融資需求和流動性緊張局面。
“我行自己負債端的壓力有點大,一方面‘開門紅’存款規模增量指標完成的并不好、信貸放的還不錯,”華東地區某城商行資管部人員告訴記者,最近的日子對他們來說相對難熬,春節后貨幣流動性比年前明顯趨緊;另一方面,為承接新發地方債,他們需要大量負債資金補充,于是只能抬高價格、密集發行存單,“卷起來”以期吸引資金進行“回血”,填補資負端之間的頭寸缺口。
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上卷
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價已幾乎全線突破2%。
記者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月25日發稿,自2025年開年至今新發行同業存單平均票面利率整體呈逐步上升態勢,從開年的1.6%附近來到了2.0%高位左右,周度發行總額和只數亦在逐步攀升。可見同業存單近期在銀行負債端資金來源中占比和重要性正逐步上升,大有成為主力資金來源的勢頭。
記者梳理發現,2月24日發行的同業存單中,從發行主體來看,資金緊張程度呈現明顯差異:民營銀行和農商行壓力最大,城商行次之,國有大行壓力最輕。
具體來看,票面利率最高的包括:民營銀行中,同業存單25深圳前海微眾銀行CD015利率為2.17%,25四川新網銀行CD020為2.15%;農商行中,25天津濱海農村商行CD033為2.15%。相比之下,國有大行作為曾經的資金融出主力,看來負債端壓力較輕,25工商銀行CD061和25建設銀行CD083發行利率均為1.99%,但亦逼近2.0%這一較高的同業存單付息成本水平。
債市多頭“負傷”
作為債市資金的主要供給方,銀行是金融機構拆借資金的重要來源。市場依賴大行“放水”以“解渴”,但在銀行負債成本上升、部分大行自身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債市多頭資金方的持倉情況難免受到沖擊。
大行負債緊張,近期融出規模縮減明顯。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對資金流動性趨緊作報道,春節后幾個交易日內,隔夜回購資金價格一度持續高于7天期,主要因銀行資金緊張與非銀機構資金充裕并存,導致資金期限結構變化。大行流動性水位下降、融出額度減少,而貨幣基金受非銀同業存款自律規則影響,成為當前資金融出的新興主要力量。
“資金收緊的影響更早體現在國債期貨價格走勢和短債收益率的變動中,而后才傳導至長債市場,債市多頭持倉方面這幾天挺受傷的。”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春節后資金價格持續上行,資金壓力導致短端利率率先調整。極緊的資金面持續沖擊市場情緒,利率債的調整從短端蔓延至中長端。同時,資金緊張與權益市場走強雙重壓制下,部分債市資金流向股市,進一步加劇長端情緒回落。
記者注意到,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月6日的1.5925%上行至2月25日發稿日下午的1.7650%。盡管債市各期限回購利率較此前最緊張時期有所回落,但仍相對高企。截至2月25日發稿時,隔夜回購加權利率DR001在1.87%,7天期利率DR007在2.22%。
這幾天市場的寒意讓年前一直高舉多頭大旗的部分機構開始猶豫。有債券投資人士對記者坦言:“之前本來是堅信‘每調必買’的上車信號的,現在也有點動搖了。”
“伴隨債市調整,機構杠桿正陸續出清。”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及其團隊指出,2月17-21日期間,非銀杠桿率開始在110.5%附近形成筑底趨勢,機構或基本上卸掉了非必要的彈性杠桿,后續資金波動帶來的“痛感”可能會鈍化。
“負債荒”破局在望?
“去年年末,多家大行一度遭遇非銀機構集中提款,”一名銀行業人士曾對記者透露。
對于存單調整與大行缺負債,天風證券固收孫彬彬團隊指出,央行投放邊際收斂,疊加規范同業存款后大行缺負債,是造成大行負債端壓力持續增大的主要原因。
銀行端負債資金緊張,主要受雙重沖擊影響:去年4月叫停手工補息和12月實施同業存款自律約束。疊加季節性擾動、地方債放量發行及非銀存款流失,銀行對同業存單依賴度上升以彌補流動性缺口。
與此同時,央行自2025年1月10日暫停國債公開市場操作,旨在收緊長期流動性、為債市降溫,并兼顧穩外匯需求。通過調控流動性和資金價格,匯率維穩壓力和凈息差收窄問題凸顯,而一部分市場人士早前有所預期的降準降息暫未落地。
同業存單發行成本飆升,可能出現的“負債荒”對銀行來說,未來影響幾何?
一位股份行同業存單發行負責人告訴記者,對銀行而言,同業存單利率的上升令部分投資機構下手買入時有所猶豫,積極的一面是減少了同業資金空轉,有助于提升資產質量,避免“只看數量不重視質量”的規模情節。
但在他看來,“負債荒”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行負債穩定程度,進而降低其對外融出效率;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少數資產底子相對薄弱的小行可能通過縮表來緩解壓力,這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其放貸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2月25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央行開展了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標利率2.20%,最低投標利率1.80%,中標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貸便利余額為40940億元。
在市場人士看來,3000億元的MLF操作可能預示著貨幣投放端將有所松動,以維持資金面均衡。
“對比錢荒那時候,加點價還是能拿得到錢,就是利潤業績會變得不好看。”一位華南地區銀行理財子人士對記者直言,各家銀行面臨情形不同。他所在銀行負債壓力較小。在他看來,這3000億元的MLF操作可能預示著貨幣投放態度將有所松動;是否降準降息需觀望4月后的形勢再作判斷,目前保持靜觀其變的態度。
標簽: 大行
相關文章
-
中期分紅擴容:六大行派息2046億元詳細閱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艷明 上市銀行進入中期分紅的第二年,更多機構加入“分紅潮”。 繼2024年已有多家銀行實施中期分紅后,招商銀行、寧波銀行、長沙銀行...
2025-09-08 5 大行
-
大行評級|浦銀國際:首予藍思科技H股“買入”評級及目標價23.3港元 新一輪創新周期催化成長機遇詳細閱讀
浦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首次覆蓋藍思科技,予“買入”評級,H股目標價23.3港元,認為新一輪創新周期催化成長機遇。該行指,藍思科技短中長期增長動能充裕...
2025-07-16 36 大行
-
外盤頭條:特朗普宣布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Meta在歐盟面臨新一輪科技反壟斷交鋒 華爾街大行成績單超預期詳細閱讀
全球財經媒體昨夜今晨共同關注的頭條新聞主要有: 1、特朗普宣布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將關稅稅率降至19% 2、加拿大總理卡尼暗示美國關...
2025-07-16 51 大行
-
大行評級|花旗:上調Meta目標價至690美元 核心AI焦點領域可推動未來持續增長詳細閱讀
花旗發表研報指,Meta 2025財年首季財報超出預期,剔除匯率影響的廣告收入按年增長20%。公司第二季指引上限超出市場預期。關鍵在于Meta廣告需求...
2025-05-04 38 大行
-
金價突破3100美元!四險企加速入場,大行保駕詳細閱讀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吳敏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屢創歷史新高。3月31日,現貨黃金沖破每盎司3100美元,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在金價持續...
2025-03-31 38 大行
-
巨子生物盤中漲超4% 獲多家大行調升目標價詳細閱讀
巨子生物(02367)盤中漲超4%,截至發稿,股價上漲2.06%,現報69.40港元,成交額2.75億港元。 巨子生物近期發布2024年度業...
2025-03-31 32 大行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