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半年報觀察:渠道轉型競速,個險“精耕”產能提升,銀保“快跑”價值崛起
來源:藍鯨新聞
藍鯨新聞9月4日訊(記者 石雨)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5年半年業績報告悉數出爐。在營收1.33萬億元,同比增長4.7%,歸母凈利潤1781.93億元,同比增長3.7%的整體表現之下,一場深刻的渠道變局正在發生:核心個險渠道增長乏力,保費規模“原地踏步”,卻憑借“提質增效”推動新業務價值逆勢提升;而以往被視為“低價值”的銀保渠道,則憑借“報行合一”下的戰略轉型異軍突起,以產品結構轉型下的新單高速增長一躍成為新的價值增長引擎。
渠道結構的此消彼長,勾勒出保險業從規模擴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新階段。
個險AB面:保費規模原地踏步,人均產能、新業務價值提升
作為壽險核心渠道,近年來個險渠道處于持續轉型之中。一方面,代理人持續“清虛”,當前已整體進入“筑底”時刻,部分險企代理人規模逐漸企穩;另一方面,各頭部機構通過增優、強化培訓、科技賦能等方式提升代理人質量及產能,打造績優團隊。
各險企轉型節奏略有差異,但整體看來,上半年個險隊伍的業績端表現略顯平乏。據統計,A股五大上市險企代理人渠道上半年合計實現保費收入9588.14億元,同比增幅僅約0.6%。其中,新華保險個險渠道保費增幅達到5.5%,位列首位,人保壽險、中國人壽代理人渠道保費分別同比增長3%、2.6%,其中壽險“老大哥”中國人壽代理人渠道保費在上半年突破4000億元,達到4004.48億。太保壽險代理人渠道保費增幅不足1%,而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保費則在上半年出現了3.3%的下滑。
盡管除平安壽險外,其他四家上市險企壽險公司的個險渠道保費均為正增長,但增長主要依賴續期保費支撐,從新單保費來看,除新華保險外,其余四家個險渠道長險首年保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于個險渠道新單保費的承壓,業內主要歸因于兩方面原因,其一是產品結構調整,當前頭部險企主力產品轉向相對復雜的分紅險,造成銷售難度增加。今年上半年,各險企分紅險業務占比均有明顯提升,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明確表示新單期交保單中分紅險占比已超50%。
另一方面,與個險渠道執行“報行合一”,造成傭金與手續費短期下降的陣痛有關,代理人銷售積極性受挫,展業意愿下降。上半年,太保壽險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傭金收入下滑13.4%,為7120元;中國平安代理人人均每月收入為9898元,同比下滑17.3%,人均每月壽險收入則下滑20.7%。
盡管個險渠道保費表現不佳,但新業務價值卻實現明顯提升。平安壽險代理人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1.6%;新華保險個險渠道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為31億元,同比增長11.69%;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個險渠道新業務價值分別增長9.51%和4.07%。
在各險企轉型及賦能之下,人均產能在上半年實現進一步提升。梳理來看,主要動作涵蓋團隊結構優化、體系完善、科技賦能等方面。
平安壽險構建以“基本法、培訓、客戶經營、產品+服務”為一體的隊伍發展“四合一”體系,推動主管做強、存量做優、增量做好。截至2025年6月末,整體人力中大專及以上學歷銷售人員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
太保壽險通過優化隊伍布局,加強體系化能力建設和數智化賦能,聚焦主管和高績優代理人,強化優質隊伍招募。2025 年上半年,太保壽險月均保險營銷員18.3萬人,期末保險營銷員18.6萬人,同比增長1.6%,其中新增人力3.9 萬人,同比增長 19.8%,2025 年上半年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72870元,同比增長12.7%。
在隊伍建設上,新華保險拓寬優增入口,并依托創業人才發展計劃加速優增效能釋放,年輕化、高學歷占比提升。在智能工具賦能上,上線推廣“鑫智能”一站式營銷數字化平臺,為外勤展業數字化、智能化提供支持。上半年個險代理人規模人力13.3萬人,月均績優人力1.79萬人,月均績優率13.3%,同比有所提升;月均人均綜合產能1.67萬元,同比增長74%。
增速領跑、價值貢獻提升,銀保渠道站上發展“新C位”
相比于個險渠道,2025年上半年,銀保渠道表現則尤為突出。規模保費增幅、新業務價值表現全面優化,成為人身險公司保費與價值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從保費表現來看,盡管頭部險企銀保渠道保費規模整體仍小于個險渠道,但增速極為迅猛。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銀保渠道保費規模達到724.44億元,同比增長45.6%;銀保渠道保費占比已超個險渠道的人保壽險,在上半年通過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531.04億元,同比增幅24.1%,保費占比進一步傾斜。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平安壽險銀保渠道保費規模均處于400億元至500億元區間,增速分別為82.6%、65.1%和37.5%。
與昔日被貼上“低價值”標簽不同,在當前產品結構調整與業務模式優化的推動下,各大頭部險企正扎實推進“價值銀保”戰略。在嚴格執行“報行合一”、推進降本增效基礎上,保險機構從多維度提升銀保業務價值:包括拓寬銀行合作,優化渠道網絡,實現網點經營的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聚焦專業化能力建設,賦能銷售隊伍,全面提升產能;以及完善多元化產品體系,增強銀保產品供給,精準對接客戶差異化的財富管理與保障需求等等。
中國人壽上半年銀保渠道新單保費達358.73億元,同比增長 111.1%;首年期交保費達170.32億元 ,同比增長34.4% ; 銀保渠道客戶經理為1.8萬人,人均產能同比提升51.8% 。
太保壽險加強國有行突破,銀保渠道在上半年實現新保期繳規模保費88.40億元,同比增長58.6%,同期期繳舉績網點總數達1.3萬個,同比增長 28.9%,月均期繳舉績網點數同比增長 70.2%,其中國有行增速達164.9%。
平安壽險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59.72億元,同比增長168.6%。在銀行合作方面,平安壽險推進多元化布局,強化與國有大行合作,加強與頭部股份行、城商行等潛力渠道關系;在網點經營方面,則實行優化網點人員配置,推進標準化經營。
人保壽險上半年銀保渠道實現新業務價值29.24億元 ,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107.7%;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53.9%;新華保險銀保渠道上半年實現長期險首年保費249.39億元,同比增長150.3%,其中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收入111.04億元,同比增長55.4%。
2024年,“報行合一”政策全面推行,銀保渠道費率管控強化,行業平均傭金降低30%,推動費用優化與價值鏈向產品創新、服務升級轉型。頭部險企憑借優勢實現份額集中提升。
在此背景下,東吳證券研究員孫婷展望提出,未來隨著“報行合一”政策進一步深化及銀保渠道承接存款能力不斷加強,銀保新業務價值率及新單規模或超越個險渠道。
近日,各上市險企分別就銀保渠道進一步布局表態,明確“看好”,并透露進一步在產品、經營方面的規劃。
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在接受藍鯨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報行合一”后,銀保渠道打破“內卷”,從費用驅動轉向需求驅動、產品驅動,高質量發展前景向好,尤其利好大公司。中國平安堅定看好銀保渠道、發展銀保業務:進一步擴網點、增隊伍、優化產品、提高網點產能,預計2025年銀保渠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提出,下半年將鞏固深化與重點銀行的業務合作,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優化產品結構方面,下半年將全面聚焦年金險、終身壽險等高價值產品,同時加快分紅險產品的轉型,防范利差損風險,特別是要在改善年期結構,提升5年期及以上業務占比上做出更多努力。
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打造銀保渠道的高素質、高學歷、高收入、高留存的“四高”隊伍建設,同時優化區域布局,重點聚焦中心城市,穩步拓展機構隊伍,加強在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的發展。
“從全球主要保險市場來看,銀保渠道是人身險的核心發展渠道”,一家銀行系險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伴隨著未來財富管理的全面協同,保險機構針對銀保渠道的系統性布局,這一渠道在人身險行業的重要性必然提升。”
標簽: 半年報
相關文章
-
滬市半年報“向新向實”特征明顯 消費+科技重塑增長動能詳細閱讀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截至2025年8月30日,滬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報披露。數據顯示,隨著增量政策效應加力釋放,消費筑基、科技引領的增長動能日...
2025-09-01 20 半年報
-
美的史上最佳半年報背后:具身智能獲突破 打造智能體工廠新范式詳細閱讀
在全球首個正式的多場景覆蓋智能體工廠——美的洗衣機荊州工廠里,美的集團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自主研發的面向工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美羅”,正在執行首檢送...
2025-08-30 12 半年報
-
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告擬分紅總額破千億!資金連續4日加倉紅利ETF(510880),累計吸金超6.6億詳細閱讀
8月以來,A股半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截至8月18日,已有121家上市公司在2025年半年報宣布現金分紅計劃,擬分紅總金額達1086億元。 伴隨...
2025-08-19 24 半年報
-
康比特2025半年報出爐:營收穩健增長10.92%,運動營養業務強勢領跑詳細閱讀
8月15日,康比特發布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242.0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2%,延續了營收增長態勢,展現出在運動...
2025-08-15 40 半年報
-
穩健前行,貴州茅臺2025半年報發布詳細閱讀
8月12日晚,貴州茅臺發布2025半年報,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910.94億元,同比增長9.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4.03億元,同...
2025-08-12 25 半年報
發表評論